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




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 於月光寺探討《佛法與義理》
2024-06-24
人間佛教讀書會與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「2024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」,第21場次6月23日在佛光山月光寺舉行,探討《星雲大師全集‧佛法與義理》,近200位愛書人參加。
主題論壇與談人有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、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、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,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主持。永餘法師與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法師暨講師滿穆法師領眾導讀。
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引言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並實踐人間佛教,主要目的要讓正法永住。大師以言教教導大眾,在面對人世間的生老病死、五欲六塵、憂悲苦惱時,如何獲得歡喜自在,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,擁有安樂的生活。《星雲大師全集》涵蓋許多人生智慧,值得大家細細閱讀。
永餘法師導讀《佛法與義理》書中佛教對命運、神通、知見、行為、因緣、因果、空有等看法。滿穆法師則導讀佛教奇理譚、佛教的真諦、佛教的特質、佛教的數學、十數佛法、佛法之外。
主題論壇首先探討「最有啟發的主題及影響」,慧昭法師分享大師「佛教對命運的看法」:一、人為什麼有命運?改變命運的5因素:一個人、一塊錢、一件事、一句話、一個念頭。二、控制命運的力量是自己;控制命運的力量來自習慣、迷信、情念、權力、業力。三、改變命運的方法:觀念、信仰、善緣、持戒。四、佛教對命運的看法,強調慈悲可改變命運、佛教重視宿命更重視未來命運、不鼓勵聽天由命希望開創命運、不只樂天知命更希望洗心革命。
因一句話改變命運,慧昭法師例舉唐代丹霞禪師本要進京趕考,途中遇一位出家人對他說「考官不如選佛」,丹霞禪師當下大悟,決定依止大和尚出家參禪,終於成為一代高僧。慧昭法師勉勵大眾「要有正見、自己命運自己創造、養成好習慣、做人要慈悲、多廣結善緣」。
諺語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時機未到」,慧知法師指出,業的種類有善業(白業)、惡業(黑業)、無記業(不黑不白);業絲毫不差、不斷累積、且必然招感。慧知法師強調業力是可以改變的,並提醒大眾,懂得因緣果報觀念後,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,讓身口意三業清淨。
「大師用三句話說明一生:生於憂患、長於困難、喜悅一生。」永餘法師分享,幼年時常看《三世因果經》、常聽說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從中建立因果觀念。為了開智慧進佛學院讀書,一直以《金剛經》為修行法門,明確建構走在修行路上的方向,以「緣起的精神,做入世的事業」。永餘法師指出,修行六度中「忍辱」最難修,忍是心上一把刀,須從法義中尋找困境的出口。
隨後3位與談人各自分享「星雲大師對命運、神通、知見、行為、因緣、因果、空有等各種看法」提出獨到見解,「看到大師弘法與傳統不同之處」、「體認人間佛教後,在弘法與生活中的改變」、「如何運用大師留給我們的『法身舍利』–《星雲大師全集》395冊」。
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戴慶華帶領討論回饋,將永餘法師、滿穆法師導讀內容做重點式複習後,請學員分享心得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區督導長楊秋月表示,了解空性之後,了知所有事物都會過去,從中體會空有不二、離苦得樂的法要。新城分會督導陳家鈴說,命運是可以改變的,從聽聞佛法中去掉我執,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,進而遇見幸福。壽豐分會會長林志雄分享,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將正知見實踐在生活中。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認為正確知見很重要,教學時,將善法灌輸給學生,讓學生接受,進而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。
主題論壇與談人有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、佛光山文化院執行長永餘法師、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慧知法師,由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主持。永餘法師與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法師暨講師滿穆法師領眾導讀。
月光寺監寺妙勳法師引言,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生提倡並實踐人間佛教,主要目的要讓正法永住。大師以言教教導大眾,在面對人世間的生老病死、五欲六塵、憂悲苦惱時,如何獲得歡喜自在,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,擁有安樂的生活。《星雲大師全集》涵蓋許多人生智慧,值得大家細細閱讀。
永餘法師導讀《佛法與義理》書中佛教對命運、神通、知見、行為、因緣、因果、空有等看法。滿穆法師則導讀佛教奇理譚、佛教的真諦、佛教的特質、佛教的數學、十數佛法、佛法之外。
主題論壇首先探討「最有啟發的主題及影響」,慧昭法師分享大師「佛教對命運的看法」:一、人為什麼有命運?改變命運的5因素:一個人、一塊錢、一件事、一句話、一個念頭。二、控制命運的力量是自己;控制命運的力量來自習慣、迷信、情念、權力、業力。三、改變命運的方法:觀念、信仰、善緣、持戒。四、佛教對命運的看法,強調慈悲可改變命運、佛教重視宿命更重視未來命運、不鼓勵聽天由命希望開創命運、不只樂天知命更希望洗心革命。
因一句話改變命運,慧昭法師例舉唐代丹霞禪師本要進京趕考,途中遇一位出家人對他說「考官不如選佛」,丹霞禪師當下大悟,決定依止大和尚出家參禪,終於成為一代高僧。慧昭法師勉勵大眾「要有正見、自己命運自己創造、養成好習慣、做人要慈悲、多廣結善緣」。
諺語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,不是不報時機未到」,慧知法師指出,業的種類有善業(白業)、惡業(黑業)、無記業(不黑不白);業絲毫不差、不斷累積、且必然招感。慧知法師強調業力是可以改變的,並提醒大眾,懂得因緣果報觀念後,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,讓身口意三業清淨。
「大師用三句話說明一生:生於憂患、長於困難、喜悅一生。」永餘法師分享,幼年時常看《三世因果經》、常聽說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從中建立因果觀念。為了開智慧進佛學院讀書,一直以《金剛經》為修行法門,明確建構走在修行路上的方向,以「緣起的精神,做入世的事業」。永餘法師指出,修行六度中「忍辱」最難修,忍是心上一把刀,須從法義中尋找困境的出口。
隨後3位與談人各自分享「星雲大師對命運、神通、知見、行為、因緣、因果、空有等各種看法」提出獨到見解,「看到大師弘法與傳統不同之處」、「體認人間佛教後,在弘法與生活中的改變」、「如何運用大師留給我們的『法身舍利』–《星雲大師全集》395冊」。
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戴慶華帶領討論回饋,將永餘法師、滿穆法師導讀內容做重點式複習後,請學員分享心得: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花蓮區督導長楊秋月表示,了解空性之後,了知所有事物都會過去,從中體會空有不二、離苦得樂的法要。新城分會督導陳家鈴說,命運是可以改變的,從聽聞佛法中去掉我執,改變觀念就能改變命運,進而遇見幸福。壽豐分會會長林志雄分享,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將正知見實踐在生活中。四維高中校長蔡忠和認為正確知見很重要,教學時,將善法灌輸給學生,讓學生接受,進而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。
最新消息
西來大學市集美食、藝文兼備 社區溫馨交流
2025-08-12台北道場香積團十四周年慶 五十道創意素齋喜團圓
2025-08-12印尼蘇北協會第五分會三好動漫繪畫比賽 宣揚三好四給理念
2025-08-12小小演員大智慧 「兒童佛法故事劇場」南屏別院歡樂開演
2025-08-122025年最強景點博物館 佛陀紀念館榮獲冠軍
2025-08-12惠中寺香燈培訓 學習成為菩薩侍者
2025-08-12香雲寺皈依典禮 胎中寶貝沐佛恩
2025-08-12北區知賓培訓 以佛法慈悲與智慧廣度有緣人
2025-08-12佛羅里達協會72變 孫悟空駕到慰病童
2025-08-12《星雲大師全集》【講演集】 講演集──有情與心識.談情說愛4-1
2025-08-12
相
關
消
息